前记:(不写点,总觉虚了此行。)
本来2011年春节之行,选在温暖如春的东南亚,如风情万种的巴喱岛,世外桃园的普吉岛。
但网上一查,报名全部爆满,最后经某旅游公司老总介绍,
说今年去韩国划算——五天共5000元一位,比海南岛还便宜。就锁定韩,购一书《如何在韩国自助游》。
出发前,1万元人民币,在中国银行兑换成160万韩币。哈,一下子成百万富翁了。
每参加旅游团,感觉不像导游陪我们在旅游,倒像我们陪导游忙不停蹄在购物。
协议中购物六次,从高丽参到免税商店,实际上大大小小达9次,令人咋舌。
五天的时间,实际是只有三天,去了釜山、济州岛、首尔三大城市。
留在脑海里深刻是韩国的细节与软件。
论硬件,中国的很多城市怕的是远远超过了韩的几座城市。
但在软件上,便看到一些独特的优点。人行道,无人闯红灯;看到行人过马路,车子便远远地停下;
车之间总保持30——-40米距离,即使是出租车,也是文明驾车,偶有一二次变道;
公共设施都有为盲人而设的装备,如公共电话亭,其中一只稍低,上面注明专为残疾人使用;
韩国人的热心肠……
韩国人的防灾意识强……
2月5日 正月初三
初遇韩国人
下午三点抵达萧山国际机场,导游刘女士已在B处等候。
在候车室,先生一句“说不定我旁边的,就是老外。”坐在他旁的两位女子才引起我的注意。
年轻的,约摸三十多岁,长得极其清秀,一头长卷发,肤色白晰;年老的,已有五十多岁,浓妆艳抹,漂亮得很,两位看不出外国人的迹象。
我主动搭讪:“你是杭州人吧?”年轻的女子一阵叽哩咕噜,说了一通,我云里雾里,一句也听不懂。对方也一个劲地解释,我就简单地说:“韩国、釜山。”她们还是不懂,最后还是女儿的一句“where ar you from?”帮我们解了围。“韩国。”对方用极生硬的中文回答。
又“阿海阿由”地说了一堆,我被搞得晕头转向,忙把一本《如何在韩国自助游》递给她们。
随后她们叫来同行的一位中年男子,是吉林人,与他的交流,我强烈感觉语言相通,交流是多么舒畅。我问他在哪儿买化妆品便宜,他说在机场的免税商店。
年轻女子挺客气,递给女儿一包饼干。
后来在安检处,又遇到她们,相互亲热地打招呼,似乎一下子成了老朋友。
都说韩国人很热心,后来的地陪老李也向我们说明了这一点,我们在旅游时时时感受到这点。
首抵釜山
不到两小时,航班便抵达釜山————韩国的第二大城市,时差比我们快一小时。
机上,吃的是中式盒饭,很合胃口;看到的是韩国空姐,(不像国内个个美女兼姑娘),有位四十多岁,模样一般;听到的是全然不知的韩语。
液晶屏幕上显示了航班飞行的方向、速度、位置及到终点的时间,一目了然。
下了飞机,到了釜山,韩国的第二大城市。
地陪——李先生,华人,约摸五十多岁。1948年,那段非常岁月里,有人逃到了台湾,其祖父是山东人,离韩国近,就近水楼台先得月,拖儿携女,举家来到一衣带水的韩国。那时,李先生才一岁多。
好帖!就是字太小,改一下